Alexa

不只台積電打算赴歐洲設廠,鴻海也要去做電動車了! 但「這塊汽車業務」今年會先衝上100億台幣

不只台積電打算赴歐洲設廠 鴻海也要去做電動車了! 但「這塊汽車業務」今年會先衝上100億台幣
撰文: 劉煥彥     分類:ESG投資趨勢     圖檔來源:鴻海提供、今周刊攝影團隊 日期:2021-08-12

鴻海(2317)董事長劉揚偉下午在第二季電話法說會上重申,鴻海將在10月18日舉行的第二屆鴻海科技日,首度展示自力開發的電動巴士,以及C級距與E級距的兩款電動車,其中電動巴士預定年底在南台灣試營運,明年正式上路。

其次,美國與泰國將是鴻海在海外代工生產電動車的頭兩個基地,其中為美國電動車新創公司Fisker生產的車子,預定2023年開始量產;與泰國國家石油公司PTT合作的生產基地更將從整車零組件生產,延伸至租賃及買斷服務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劉揚偉透露,繼美國及泰國後,「下一個最可能的是在歐洲,目前正在洽談中」,但沒有透露其他細節。

 

「鴻海血統」電動巴士年底在台上路 海外代工EV後年量產

 

下午在法說會中,國內外法人的關切焦點大都鎖定半導體、電動車、缺料影響及部分財務數據,其中在電動車部分,劉揚偉做了以下幾點說明:

 

1. 之前提出的2025年佔全球電動車市場5%、零組件自製率60%目標,目前看來依然可行,且鴻海焦點將放在電動車的三電系統(電池、電機、電控)及智慧系統,因為這兩塊佔電動車成本達60%,也是產品差異化的所在。

 

2. 為美國電動車品牌Fisker代工製造,預定2023年開始量產,初期年產量15萬輛,之後希望提高至30~50萬輛。

 

3. 與泰國PTT的合作事業,營業內容從整車及關鍵零組件生產,到租車及賣車都有,預計年產量15~20萬輛,且規畫針對泰國本地市場,再擴大至東南亞市場。

 

 

與國巨合資半導體公司 同樣與電動車相關

 

鴻海過去一年密集布局的半導體領域,其實與電動車也息息相關,例如與被動元件龍頭國巨(2327)合資成立的國創半導體,「主要將對我們電動車及EMS的客戶,在類比元件及功率元件提出高品質的半導體供料方案,讓客戶不用擔心缺料問題」,估計2022年開始展現效益,預估明年可以創造20億台幣營收,中期目標則是上看500億台幣。

 

劉揚偉也提到,其實大家別只看鴻海過去一年在電動車的佈局頻頻,其實集團在汽車零組件領域耕耘已久,主要是機構件及塑膠件,其中許多產品都用在電動車上,而且「下半年與歐美大廠洽談的合作,可以期待」,同時「今年可能會做到100億台幣」。

 

汽車零組件2019年貢獻近百億營收 2025年上看兆元

 

2019全年營收超過5兆元台幣的鴻海,已經把汽車零組件列為四大重要成長動力之一,產品橫跨車規強化玻璃、智慧座艙元件、車身結構體,以及車規線材及鏡頭等。

 

汽車零組件2019年貢獻鴻海集團近95億台幣營收,劉揚偉在去年8月法說會上回應法人提問時預期,這塊事業可望在兩年後加速成長,「目標放在2025年,從市場趨勢及策略夥伴評估結果,2025年做到兆元規模,是非常可能的」。

 

延伸閱讀:鴻海揪供應鏈「出國比賽」 搶全球電動車34兆台幣大餅!


 若照劉揚偉的說法,汽車零組件的營收規模,可望在未來六年飆升約100倍,並與半導體、伺服器及消費電子零組件,並列為四大重要成長動能。